【特写】走进雅典市郊首个中医课堂,看中希高校合力推动中医药“出海”

在雅典西郊,坐落着一座独具特色的“中希文化之桥”——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这所孔子学院是希腊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又一硕果,为两国在教育、文化以及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全新可能。

在希腊播下中医药的种子

记者循着沿途醒目的希腊语和英语双语路标来到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的所在地,一幢二层建筑前有三面旗帜——希腊国旗、欧盟旗帜、西阿提卡大学校旗,展示着开放与合作的精神。孔院大楼由阿基亚-瓦尔瓦拉(Agia Varvara)政府提供,经过装修后焕然一新,抬头可见“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的中英文牌匾。

孔院内部,院方的布置细致入微,除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之外,墙壁上还挂着中医经络穴位图和太极健身操示意图,提醒着来访者这里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中心,更是中国传统医学“出海”欧洲的先锋,因而被当地人简称为“中医孔院”。

教学楼内不仅配备了多个语言教室、图书馆、会议室,还有大型多媒体演示和示教室,满足中文教育、中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操的全方位需求。这些现代化设施在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希腊显得格外难能可贵,也从侧面展现了这所孔子学院在西阿提卡大学的独特地位与重要性。

记者到访时,中方院长许文杰博士和希方院长乔治·乔古蒂斯博士正在办公室里讨论中医针灸课程。作为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的灵魂人物,两位院长一直积极推动中医课程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希腊人带来原汁原味的中医学习体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西阿提卡大学的交流合作可以追溯到2017年,”许文杰回忆道,“2018年9月,在双方校领导的支持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次在海外设立太极健康机构“西阿提卡大学太极健康中心”(Taiji Health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West Attica)。这所欧洲首家太极健康中心为欧洲健康学者、针灸从业者和气功爱好者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让“太极健康”理念能基于东西文化交融为当代人类身心健康发挥更好的作用。”

202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西阿提卡大学共同建设的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据介绍,在中医课程设置上,孔院结合希腊理疗师和西医医生的需求,重点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和针灸治疗学等课程,让希腊学员不仅可以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能掌握临床实践中需要的中医针灸基本技能。

孔院除了通过中医课堂教授专业知识,还提供健康讲座等文化活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就吸引了众多教职员工、学生和当地民众。许多参与者在活动后反馈,他们对自身的健康管理有了全新的思考,愿意尝试用中国传统医学的方式来保持健康。

结合中文教学,希腊学生对中医兴趣浓厚

“我们的教学环节特别注重中医和中文的结合,”许文杰说,“中医学包含了大量专业术语,大部分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智慧,我们通过对术语的讲解,让希腊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中文语言和文化的力量。”据了解,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医教师团队主要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他们医学理论扎实,对外教育经验丰富,均具有十五年以上临床经验。

“希腊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很浓厚,”在谈到希腊学生时,许文杰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笑容,“对于西方学生来说,中医的哲学观点尤其具有吸引力,中医的经络系统和穴位理论以及针灸等技术也是希腊学生们的兴趣点之一。对于大多数希腊人和理疗师来说,针灸可能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但实际上,针刺技术不仅涉及使用‘毫针’这种工具,背后还有深刻的中医理论作为支撑。正因为与西方医学针灸强调肌肉、骨骼等解剖概念不同,希腊学生往往对中医经络和穴位的分布,以及如何基于中医辨证取穴进行健康干预等问题最为关注。”

中国人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许多希腊学生在初次接触中医时感到困难重重,许文杰解释道,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是难点之一,例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理论等概念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尤为突出,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理解也与现代医学有着较大的差异。希腊学生通常难以立即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这都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反复磨炼。

“另外,文化的隔阂和语言的障碍是西方人学习中医的另一个难点。对于缺乏中国文化背景的希腊学生来说,很难从中医的哲学观点过渡到医学应用。再加上中医的学习涉及大量专业术语,比如气血、脏腑、经络等,很多术语直译后需要进一步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希腊学生学好中文,这样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在中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中医药在希腊的发展与挑战

中西方医学究竟存在多大差异?许文杰说:“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整体观,这一观点在中医学的各个层面中都有体现,贯穿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诊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的宏观证候与西医的微观指标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观念对希腊学生来说非常新颖,但也富有挑战性。”

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希方院长乔治·乔古蒂斯博士对此感触颇深,他认为希腊传统医学与中医学在理念上存在共鸣。他说:“中医学与古希腊医学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都强调对现象的观察,尤其是在早期的希腊医学实践中,医生们主要依靠对人体症状和体征的观察进行诊疗,而非解剖分析。这一点与中医的‘整体观’十分契合。”在他看来,这正是中医药在希腊推广的重要文化根基。

万事开头难。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出海”希腊的先锋,许文杰坦言,目前中医药在希腊推广仍面临不少困难,包括:希腊主流医学界对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疗效仍有疑虑,尤其是缺乏系统性的临床研究;中药、针灸等中医技术的从业资格尚不规范,难以保证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中医理论复杂且含有大量术语,很难直接翻译成希腊语,同时“阴阳”“气血”“脏腑”等概念不易被直接理解;对于中药来讲,中药材在希腊的进口和流通受到限制,加上草药种类和气候差异,一些中药材无法生长或保存等。

面对这些挑战,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将会“迎难而上”。据介绍,院方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致力于编写中希双语中医类教材,将中医药知识与希腊的医疗特点和生活习惯相结合,将中医术语本土化,力求在翻译中保留中医术语的准确性,进而推动中医学教育的本土化。此外,孔院还计划将健康讲座、互动课程覆盖更多的受众,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让希腊人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文化扎根希腊土壤

 

“中医是对人类健康的另一种理解方式,但其最终目的与西医一样,都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让患者获益最大化。”乔古蒂斯举例说,“我们带领希腊学生到中国学习时看到,即使中国针灸医生使用的诊疗理念截然不同,但两者在针灸治疗方案上有着相似的结果。这说明中医并非玄学,而是一种经过经验积累和实践验证的医学模式,特别是在康复和保健方面更有独特的优势。我们需要跳出思维定势,从东方文明中汲取精华。特别对于物理治疗师来说,通过系统学习针灸技术,将传统医学知识融入自己的执业实践中,能为患者带来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乔古蒂斯指出,当前希腊人对于自然疗法、草药的兴趣与日俱增,他们愿意通过中医课程探索这些传统智慧,特别是在希腊的健康潮流推动下,中医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一些希腊学生希望将来能赴中国接受系统的中医教育,提升理论和技术水平,部分学生已经申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项目,希望学成后将中医药理念带回希腊。

许文杰透露,上海中医药大学和西阿提卡大学已经在部分领域开展科研合作。通过双方大学的共同努力,增加希腊医学界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认可和信任,争取希腊政府和希腊医学团体的支持,制订符合希腊国情的从业资格标准与认证制度,将中医针灸和草药逐步纳入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推动其在综合性医院或康复中心的应用,使中医药在希腊合法化、规范化。

以上内容源自中希信息网,作者:梁曼瑜

Share the story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